汇款方式:
户 名:王宜
工 行:5309 8390 4101 7649
6222 0216 1500 6123 941
建 行:6227 0021 8097 2812 730
电 话:13864702737
Q Q:1743083546
邮 编:257000
邮 箱:wang8862@163.com
联系人:王先生
地 址:山东东营市东城府前大街115号黄河口古玩城308室
徒自抱贞心——王雷访谈
时间:2010年1月 地点:玉景花园王雷艺术工作室 对话者:王雷 武行之 武行之(以下简称武):与兄相识多年了,在一起喝酒、品茶的日子很多,像今天这样比较清静的坐在一起聊聊书法还是第一次,就从您对书法的认识谈起吧! 王雷(以下简称王):我与书法的缘份,应追忆到三十多年前。我六岁时便跟父学习书法,先从颜真卿多宝塔入门,在父亲的严厉管教下,规规矩矩地写了五年大仿,初中阶段是在远离父母一百余里的县城,从此失去了父母的约束,一放毛笔就是多年。期间,虽偶而动笔,也只不过是“写字”而已,根本谈不上写书法了。八七年,考入大学,学习环境比较清闲,自己心灵深处始终没有放弃对书法的浓厚兴趣再一次迸发,便又重新拿起了那久违的笔和法帖。从此,书法便是我形影不离的朋友,直至成为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的业余时间几乎全部用在书法和篆刻的学习中。二十多年时间里,书法,给了我很多,但同时,也因为喜好书法,失去了许多。今天回头想一想,我毫不后悔。选择书法篆刻作为终生的爱好,对我来讲就是一个字:值!
武:谈谈您的书法篆刻老师及朋友!
王:在学习书法的过程当中,我遇到了众多的老师和朋友,受益匪浅。父亲是我的启蒙老师,父亲的言传身教,为我之后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杜显震先生是我在大学期间,在济南拜识的,杜先生是山东省博物馆的研究员,一位传统书法的继承者,他引导我走上正确的习书之路。刘雯先生是我1993年秋慕名登门拜师的,刘雯先生是一位性格刚直不阿,标准的传统书法的叛逆者,我与刘老交往较为频繁,刘先生生前独创的“铁笔书体”书法,至今虽在书法界还褒贬不一,但跟随刘老学习过程中,从中还是体会到了“书随时代”的真实含义和做人的准则,先生2003年春仙逝,我非常怀念与刘老相处的那段美好时光。1997年秋,我入梦华堂,拜在崔志强先生门下,崔先生是当代篆刻界领衔人物之一,对我在篆刻创作上影响最深。2003年秋,跟随胡抗美先生学习书法,胡抗美先生以行草书见长,对我的书法创作指点较多。崔先生和胡先生在当代书坛是大腕级的人物,就不多讲了。我的朋友比较多也比较广,无法一一表述,但有一点要讲,我所取得的每一点成就都来自朋友们的帮助和支持。
武:您现在的书法、篆刻状况如何?
王: 我曾经对篆书、隶书、汉简、章草以及篆刻的临习下过不少功夫,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过不同的训练。所以我的书法作品是以正书为根基,将楷、隶、篆、简及章草笔法融在了一起,成了“四不像的大杂烩”,下一步如何将前人的用笔、结体精华和自己对墨色的理解,合理的、自然的、协调的融为一体,真正形成属于自己特色的书体,将是我努力思考和实践的方向。 我87年开始学习篆刻,并且对篆刻是情有独钟,我曾经临摹过1200余方秦汉印章。篆刻创作,一坐就是几个小时,由于长年俯案捉刀,我患上了较严重的颈椎病,几乎每创作一方印,就需要长期痛苦地调整恢复,所以,目前对于篆刻,主要是以读和思考为多,动手比较少。也会因此驳了朋友们索印的要求,心中着实过意不去,不过也实在是没有办法,在此还请大家理解。
武:书法篆刻之余还画画吗?
王:喜欢画画,只是偶而为之。我的画主要以山水、花鸟小品为主,我喜欢那种空灵、洒脱、自然的文人画作。 武:您入展过多次全国书展,目前许多书法爱好者都为此苦苦追求,您的看法?
王:我的作品参加过四次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全国展。我认为,参加全国展览是书法爱好者的有形追求之一,固然是对自己书法造诣的肯定,但也大可不必将其视为唯一追求,特别是在人为因素占主导的现状面前,不必因参加展览而沾沾自喜,亦不必因落选而凄凄自卑。书法的生命力在于作品本身的含金量,好的作品一定会百世流芳,通过种种不正常手段取得暂时的所谓“成功”,充其量也只能是昙花一现,经过历史和岁月长河的涤荡之后,留下的只能是笑柄和自辱。享受创作的快乐才是书法追求的最大收获。我尤其喜欢南朝刘孝先的《咏竹》:“竹生荒野外,梢云耸百寻。无人赏高节,徒自抱贞心。”拥有这样的心态,习练书法就会成为人生一大快事!
武:你在2008年6月创立“王雷七彩陶瓷印创作工作室”,在篆刻界引起了较高的关注,谈谈您的陶瓷印?
王:说起陶瓷印,我是从一个好奇者逐渐成为一名痴迷者,陶瓷印的创作包括做陶泥、制印模、雕印钮、修正印模、设计印稿、刻印、上釉、烧制、打磨等一系列复杂的过程,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能让你乐不思蜀。为此我专门考察选择适合烧陶瓷印的窑炉,并拜访全国各地陶瓷制釉专家,经过近一年的时间,耗去了我的双休日和假期,经历过无数次的失败,最终成功的烧制出独具特色的“七彩陶瓷印”。每有精品出炉,叫人爱不释手,那绚丽的色彩,自然流淌的釉变,令你心旷神怡,用陶醉一词来形容当时的心情应该是恰当的。陶瓷印的创作,比起在传统的石料上创作,更加轻松随意,更能表达你创作的心境,随着高温长时间的烧制,所出的线条会有自然的变化,会出现独特的效果,每当作品进炉点火,就像十月怀胎,盼望婴儿平安健康呱呱坠地的心情一样,炉门一开,就不顾那烫手的温度,亟不可待的欣赏每一方作品,妙极了。当然在烧制过程中,爆窑、碎裂等现象也时常发生,有时还很危险。去年“十一”长假在尝试新品种时,自己心急,开窑的时间没掌握好,出现了作品爆裂,将我的右臂给崩破了,留下了一条长长的伤疤,至今还有痛痒的感觉,有句歌词: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是很有道理的。自从“七彩陶瓷印”成功烧制以来,结交了全国各地书法篆刻及收藏界的许多朋友,有的不远千里来到我的工作室进行现场交流,彼此提高了技艺加深了感情,这也是“七彩陶瓷印”给我带来的一笔巨大的财富。陶瓷艺术源远流长,陶瓷文化博大精深,我对陶瓷印的研究还相当肤浅,许多自己构思的新作品正在试验和挖掘,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我愿继续走下去! 武:您现在的状态如何?比如生活、创作方面?
王:现在的状态应该说还不错,工作和生活环境都挺好,至少不必“为了生活,四处奔波”。自己的闲暇时光大部分都放在这方面了,有比较充足的时间读书和思考问题,心态非常单纯和宁静。 我的书法篆刻创作现处在一个探索转型期,究竟将来走向何处,走到哪里,我也不知道,但我相信这过程一定是痛苦与快乐并存的。
武:以您目前的状况,应该算是一位成功的书法家,谈谈您的成功秘诀?
王:现在谈成功还太早,目前离我心目中的成功还相距甚远。如果一定要对自己有个评价,也只能算是在书法篆刻的追求中刚刚入门,对书法篆刻有了一点肤浅的理解,在这过程中,取得些所谓成绩,充其量只能算是有点收获,远谈不上成功。这点收获,离不开家人的理解和支持,离不开师长的关心和教诲,离不开朋友同行的提携和帮助,当然也有自己的探索和追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想,屈原的这诗句最能够表达我对书法艺术乃至是整个人生理想追求的心境。
武:我知道你为书法篆刻投入了很大的精力和财力,谈谈现在的回报如何?
王:最大的回报就是由此结交了一大批五湖四海的朋友,经济方面当然也有所收获,我认为,友情和艺术是无价的,所以这回报是丰厚的。
武:生活中除了书法篆刻艺术创作外,你还喜欢何事?
王:摄影、旅游、读书、看NBA、养鱼种草等等。
武:最喜欢干什么?
王:游山玩水、交朋友,交志同道合的朋友。 武:你将来理想的生活状态是? 王:有充足自己支配的时间,驾驶自己的车子,带着家人,游历山水之间,亲近大自然,撰写下游览的心得。每到一处结交当地的朋友,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然后在一起谈古论今,舞刀泼墨,无拘无束,坦诚相对,开怀畅饮,一醉方休…….快哉!快哉!
武:祝愿您心想事成!
王:谢谢! |